|
桥西区法院创新执行方式:大宗股票拆分处置促高效变现在司法实践中,面对复杂的金融案件,如何确保判决的有效执行,同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一直是法院面临的重要课题。近日,桥西区法院在处理一起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案中,创新性地采用了大宗股票拆分处置的方式,不仅高效变现了涉案财产,还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证券市场的稳定。 这起案件的起因是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某建投公司之间的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2022年12月26日,桥西区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审理,并依法作出了一审判决。判决要求某建投公司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向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支付融资本金共计9072万余元及相应利息、违约金。同时,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质押的某上市公司股票及相应孳息享有优先受偿权,有权以折价、拍卖或变卖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然而,判决生效后,某建投公司并未履行判决义务。为此,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向桥西区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法院发现该案在审理期间已对某建投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3800余万无限售流通股股票进行了冻结。为了将这些股票变现以执行判决,法院需要对这些股票进行依法拍卖。 考虑到涉案股票数量庞大,如果直接进行整体拍卖,可能会对证券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同时也不利于快速、高效变现。为此,桥西区法院决定采取大宗股票拆分处置的方式。这一方式的核心是将大宗股票拆分为若干单元,以降低参拍门槛,吸引更多竞买人参拍。 2024年2月6日,桥西区法院正式作出执行裁定,以拆分处置的方式拍卖涉案股票。这一裁定不仅为案件的后续执行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实现快速、高效变现奠定了基础。在拆分处置的过程中,法院充分考虑了市场情况和竞买人的需求,合理确定了每个单元的拍卖价格和数量。 2024年2月13日,法院裁定解除对涉案股票的冻结措施,并将涉案股票过户至竞买人名下。这一步骤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整个执行过程的圆满结束。 此次大宗股票拆分处置的成功实践,不仅体现了桥西区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务实作风,也彰显了司法拍卖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拆分处置,法院有效降低了参拍门槛,吸引了更多竞买人参拍,从而提高了大宗股票的成交率和成交价。同时,这一方式也避免了在拍卖股票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下对二级市场股价造成冲击,实现了案涉财产的高效变现。 未来,桥西区法院将继续探索和创新执行方式,不断提升执行效率和效果,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