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交易平台购“全新”手表,却发现已联网激活——消费者维权成功案例解析在数字化时代,二手交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经济的购物选择。然而,线上交易的虚拟性也为消费者带来了诸多风险。2022年8月,方某就在某知名二手交易平台上遭遇了一次不愉快的购物经历,这起事件不仅考验了平台的监管能力,也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进行二手交易时需谨慎行事。 方某一直对手表情有独钟,尤其是智能手表,因其集时尚与科技于一身,深受他的喜爱。2022年8月,方某在浏览某二手交易平台时,被一款智能手表深深吸引。卖家在其销售页面上明确标注该手表为“全新未拆封”,并承诺手表从未被使用过,保持了出厂时的原始状态。这一描述让方某心动不已,他毫不犹豫地下了单,期待着新手表的到来。 然而,当方某满怀期待地收到手表并拆开外包装时,他立刻发现了不对劲。虽然手表的外包装完好无损,但当他通过手表外盒上的序列号查询保修期时,却惊讶地发现该手表的保修期截止于2023年7月31日。通过进一步核实手表的出厂日期和保质期,方某推断出这只手表在出售前很可能已经被激活使用过,这显然与卖家所承诺的“全新未拆封”相去甚远。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方某立即联系了卖家,要求退款退货。然而,卖家却坚决否认手表在出售前被使用过,坚称手表仍处于全新未拆封的状态。双方各执一词,协商无果,最终方某决定将卖家告上法庭,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东莞第二法院受理了此案,并进行了细致的审理。法院认为,卖家在销售页面上明确承诺出售的智能手表为全新未拆封,因此买卖标的物应为全新的智能手表。为了验证手表的真实状态,法院特地向品牌终端公司进行了咨询。经过专业鉴定,证明该手表在出售前确实已被联网使用,这一事实与卖家的陈述严重不符。 尽管卖家一再坚称手表未被拆封,但由于其无法提供购买发票等有效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说法,因此法院对其主张不予采信。智能手表作为电子消费品,其保修期是消费者购买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已被激活使用的手表与全新未拆封的产品在价格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全新产品的期待。因此,法院认为卖家所出售的手表显然达不到其承诺的全新标准,也不符合方某的购买目的。 基于以上事实,法院最终判决解除双方的买卖合同,并要求卖家向方某退还全部货款。同时,方某也需将涉案手表退回给卖家。这一判决结果不仅维护了方某的合法权益,也为广大消费者在进行二手交易时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进行二手交易时,消费者和商家都应严格遵守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规则。卖家应如实陈述商品的状态,对于商品的瑕疵要及时告知消费者;而消费者则应选择正规且信誉良好的品牌和商家进行交易,仔细甄别产品的品质、功能和服务。此外,消费者在收到电子产品后,应及时通过登录官网查询等途径核对保修日期,并保留相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二手交易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