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律师

法律咨询电话:13712931166

律师首页 >> 法治资讯 >>推荐 >> 海关总署出台政策“组合拳”推动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
详细内容

海关总署出台政策“组合拳”推动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诉求和痛点


2023-11-1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核心阅读

为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海关总署提出一揽子改革措施,涵盖了加工贸易从“前期备案”到“中期生产销售”到“后期核销核查”的全生命周期和全链条管理,解决了企业诉求集中、反映强烈的业务办理时限不足、企业集团准入门槛较高等问题,推出了单耗管理改革、“保税+ERP”监管改革等一整套政策“组合拳”,进一步优化监管模式,创新监管机制。

□ 本报记者 蔡岩红

近日,在南京海关所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监管下,飞利浦医疗(苏州)有限公司顺利将一批价值45.5万元的保税维修后磁共振装置用线圈出口至荷兰。“得益于国家对企业保税维修业务需求的政策支持,公司获得了加工贸易项下开展自产出口产品关键零部件复进口售后维修的资格,有效助推我们开拓全球业务。”公司供应链总监姚志伟说。

支持符合条件的综合保税区外加工贸易企业开展自产产品的保税维修试点,是近日出台的《海关总署关于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改革实施方案》中的16条改革措施之一。为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海关总署提出一揽子改革措施,涵盖了加工贸易从“前期备案”到“中期生产销售”到“后期核销核查”的全生命周期和全链条管理,解决了企业诉求集中、反映强烈的业务办理时限不足、企业集团准入门槛较高等问题,推出了单耗管理改革、“保税+ERP”(ERP是指企业资源计划)监管改革等一整套政策“组合拳”,进一步优化监管模式,创新监管机制。

促进对外开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对外开放、推动产业升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海关总署企业管理和稽查司副司长黄伶俐说。

1981年至今,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平均增长率近20%,累计增长近500倍,是我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的贸易大国、制造大国,加工贸易功不可没。

40年来,企业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全球分工,从借鸡生蛋到逐渐自主孵化,逐步从OEM(代工)向ODM(代设计)以及OBM(品牌营销)转变。如广东加工贸易企业ODM+OBM的比重上升到约66%。加工贸易从整体上带动了我国加工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增强了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引领国内加工制造产品结构优化,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占比六成以上。在加工贸易产业的带动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等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同时,“通过保税维修等业务的开展,可帮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整合全产业链,形成以生产订单带动维修订单、以维修订单促进生产订单的良性循环。”黄伶俐坦言。

厦门海关助推厦门市打造国际知名的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2023年1月至9月,厦门市航空保税维修实现进出口货值1253.11亿元,同比增长12.43倍,总量居全国首位。同期,全国保税维修进出口2459.17亿元,同比增长105.9%。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转向积极开拓“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量与世界接轨、质优价廉的高品质消费品源源不断从加工贸易工厂输入国内市场。2023年1月至9月,加工贸易内销货值已超2022年全年达2900亿元。

优流程简手续为企业纾困减负

“近年来,面对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黄伶俐进一步介绍说,中国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等都发生了变化,加工贸易自身亟需转型升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加工贸易面临外需走弱、订单下滑等问题,外贸结构转型压力愈发紧迫。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对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海关总署对此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了全国性加工贸易实地大调研,提出海关推动加工贸易改革发展的16条举措。

在优化流程方面,进一步放宽深加工结转集中申报时限,允许企业由原来每月15日前延长至每月底,企业每月可多出15天时间来对上月深加工结转业务做集中申报,有助于保障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简化手续方面,取消非失信企业开展内销集中申报的备案手续,企业可直接开展相关业务,内销更加便利。

为顺应加工贸易企业集团化发展需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1年10月起,海关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拓展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该模式实现了集团内保税料件及设备自由调拨、库存共享,能帮助集团内企业减免保税业务担保,盘活生产要素,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目前,全国已有100多个集团300多家企业参与改革,每年节省企业运营成本和资金占用约16亿元。如青岛海关针对水产品、家用电器等企业外发加工频繁的特点,支持16个集团57家成员企业参与改革,2023年1月至9月开展料件流转、外发加工等业务1299次,涉及货值5.2亿元。南京海关针对集成电路产业工序多、料件设备调拨频繁、多家工厂参与生产等特点,支持某大型集成电路企业开展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将不作价设备调拨的物流时间由10天缩短至1天。

提升企业加工贸易业务便利度

加工贸易手(账)册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就在于单耗管理。此次改革转变单耗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更加顺应企业生产实际,有利于提升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便利度。

黄伶俐介绍说,一是在部分海关试点开展将单耗标准的刚性管理要求转化为单耗参数的柔性管理;二是在部分海关试点简化报核前申报单耗核批手续,高级认证企业无需海关核批即可开展业务,非高级认证企业经海关一次核批,即可开展全部手(账)册报核前申报单耗业务。

记者了解到,单耗参数化管理改革已于今年5月在部分海关开展试点,目前已有18家企业参与改革,预计每年减少税费约412万元,节省通关时间超200小时,减少人力等各类管理成本约300万元,合计可为企业减少逾800万元的成本。

此外,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我国外贸企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引入现代化ERP系统。企业希望海关在更多场景开展数字化、智慧化监管,更好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为此,海关总署前期已在深圳、合肥等13个直属海关开展试点,对接企业ERP系统直接抓取数据,减少企业向海关申报的数据和环节。同时,运用数据智能分析辅助监管,对与海关对接ERP系统的企业实施“多手段、少手续”的隐形监管和“低干预、高效能”的精准监管。

此次改革,海关还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支持产业梯度转移,支持战略商品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进口地开展加工贸易。如重庆海关积极帮助重庆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形成多个知名品牌和代工厂,以及2300多家本地配套企业组成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帮助解决45万人就业问题。重庆已成为世界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连续9年产量位居全球第一。重庆加工贸易规模从2008年的51.6亿元,发展到2022年的3540亿元,占重庆外贸比重超四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